作者:謝曉昀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01日

試讀活動網址
博客來購書網址
金石堂購書網址

感謝台灣商務提供的試讀機會。

【心得】
我很佩服作者能夠將失去親人的痛苦描寫得如此透徹且細膩,讓閱讀人仿佛能夠感同身受,一併感染了角色們失去親人的悲傷。

我們對於親人的死亡,永遠都無法做好心理準備,又或許做好了心理準備,當事情發生時,卻依然痛苦得不能自己,就因為死亡無法預料,我們只能措手不及面對此事實。我們可能會悲傷、難過,放任自己去思念他們,或者是將自己的時間停擺在已故之人未死亡之前,這都是證明了,我們對失去親人的情緒反應往往是無法控制的。有些人一輩子都無法走出失去親人的痛苦,所以可能會產生發瘋甚至是自殺的行為,又或者是將悲傷深埋在心底深處,等到某一天,在爆發出來。

故事是因為一具無名屍而開始,而前來認屍的人卻有兩個人,葛羅莉認為是自己的女兒安娜,而羅亞安則堅持是她失蹤多年的妹妹羅亞恩,在此契機之下,他們即使知道無名屍身分是誰,但依然無法走出悲傷,所以幾年後加入了「失去親人輔導會」,而這樣的兩人,卻又因此開始互相通信,他們將彼此悲傷藉由信件告訴對方,仿佛是藉由此方法,就能將失去親人的悲傷淡忘,或許也是因為有相同處境,處在相同的痛苦,她們才能夠成為對方走出悲傷的力量。

安娜之死牽扯了所有人的生命,不管是過去或者是未來,我們都藉由五位角色了解安娜的人,以及最後安娜之死的真正秘密。藉由安娜之死,他們都有了各自的體悟以及面對的困難,我們藉由這些角色的故事及心情,仿佛在自我檢視,以及自我療癒。

我不認為這是一本推理小說,我覺得它像是一本療癒小說,要大家藉由故事中人物心境轉換,進而改變自己的想法。故事中有提到:「不管失去的悲傷多大,人一定要學會遺忘,但不是要忘記已故之人,而是要我們記住他們曾有的美好模樣,那些回憶在某個形式上,也一樣是一起活著。」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段話,因為人面對失去的悲傷時,總是無法自處,或是逼迫自己一定要忘記,但是我們卻很少想到,與他們曾有的回憶,為何不能轉變成積極活下去的力量?

我覺得這本書很精彩,甚至會讓人看完之後,留下一些體悟,讓我們不光是在閱讀一本書,而是與故事中的角色一起成長,一起感受悲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橙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