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泰絲.格里森
原文作者:Tess Gerritsen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6日

博客來購書網址
金石堂購書網址

【內容簡介】

  如果當時我認識你,如果當時我看著你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而喬許.奧戴就躺在另外一張床上,那麼,你們兩個人,我會選擇救哪一個呢?
  我不知道。

  多年來,十一歲的耶可夫一直在莫斯科街頭流浪。他有一頭燦爛的金髮,湛藍的雙眼散發出一種超乎年齡的睿智神采。那些奇怪的叔叔都迷戀他稚嫩的臉蛋,好像都不在乎他少了一條左手臂。
  他希望自己快點長大,因為長大了就可以不用再受這種蹂躪,就可以跟那幾個同樣無家可歸的大孩子一樣,靠神不知鬼不覺的扒竊技藝謀生。對未來,他的期待也只有這麼多了。
  有一天,一對美國來的年輕男女看上了耶可夫。他們說,他們到俄國來,是為了尋找像他一樣健康聰明的孩子,帶回美國送給好人家收養。就在莫斯科西邊九百公里,拉脫維亞的里加港,有一艘老舊的貨輪已經生火待發。就在那片茫茫未知的大海彼岸,美國,幸福夢幻的國度,美好光明的前途......

  波士頓的貝賽醫院有全美國最頂尖的心臟移植小組。艾貝是一位靠貸款苦讀出身的年輕醫師。對她來說,不可思議的美好前途突然降臨了,因為,才擔任兩年住院醫師的她即將成為心臟移植小組的新成員,再過幾天,她即將參與第一次移植任務......
  器官等候名單上第一順位的原本是一個十七歲的年輕人,沒想到,醫院卻臨時下令將心臟移植給一位大富豪的夫人。在良知的驅使下,艾貝違抗院方的命令,擅自將年輕人轉送他院,並奪回了那顆心臟......
  沒多久,移植小組的核心成員亞倫醫師卻離奇自殺了。有人在閒置的醫院頂樓發現他的屍體,被自己的皮帶吊死在衣櫃?的掛勾上......

【心得】
  看完這本書,我試著問自己,如果我的親人急需器官捐贈,我是否會不顧一切,只為了得到那器官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大多數人都無法忍受摯愛的人離自己遠去,我也不例外,只要有一線希望,無論多麼困難都會完成。因為我們都學不會放手,也可能忽略了病痛帶給摯愛的人的折磨,正一點一滴消耗摯愛的人生命力,書中大富豪及他的夫人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我無法去評斷大富豪作法是否錯誤,畢竟他是因為太愛他的妻子,才想要購買器官拯救妻子,若醫界若沒有器官交易這件事,或許這整個事件都不會發生,但人性是貪婪的,雖然醫生的天責是要救人,但你又怎麼能要求每位醫生都如我們想像中善良,都不會發生如書中的事情?書中醫生因為被收買,而自成一個利益團體,每個人等同於命運共同體,若有人背叛或想退出,下場非常悽慘,所以這也是證明了貪婪的可怕。

  我知道器官買賣似乎在某些地方早已見怪不怪,每天都發生失蹤事件,沒人知道他們的下落,不論是嬰兒、年輕人、或老人,似乎無人倖免,當然我們無法篤定他們全部都用來做器官買賣。但書中小孩何其無辜,他們是那麼的脆弱,只是希冀有個完整的家,但在利益交換下,他們卻注定要犧牲。

  對於書中描寫醫院要將原本要給十七歲年輕人的器官改成給富豪的太太,我對於艾貝為了公平正義問題而勇於向醫院挑戰權威感到很佩服,若是我也可能會做出同樣的決定,因為原本就說好了,為什麼可以任意更改?但如果年輕人無惡不作,富豪的太太是善良的人,或是年輕人其實還有機會活很久,富豪的太太可能只剩兩三天可活,那麼我的想法是不是會有所不同?我想答案是肯定。剛開始我只看到富豪用金錢的力量擅自更改了這捐贈順序,但隨著艾貝越了解富豪的夫人.我當初氣憤的心似乎變得不太一樣,很多事情並不是單看表面就可以,也很多事情並不能如自己所願,每天都可能都在上演不公不義的事情建,我們似乎只能順其自然,接受命運的安排。

  而最後對於艾貝未來並未描寫太多,只知道在經歷過事件之後,艾貝的確是受害者,但也因為他,才意外揭發了所有的弊端。

  我對作者能夠創作這麼吸引人故事感到佩服,除了他用字遣詞並不會讓人覺得艱深難閱讀,而故事的場景、佈局都會讓我看到故事的高潮迭起,讓我無法克制想趕快閱讀完的心情,這的確是本好看的懸疑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橙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